%0 Journal Article %T 北京市2008-2017年细菌性痢疾病原学监测分析 %A 刘重程 %A 吕冰 %A 张新 %A 彭华 %A 曲梅 %A 李洪军 %A 王全意 %A 王小莉 %A 甄博珺 %A 田祎 %A 贾蕾 %A 黄瑛 %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D 2019 %R 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9.02.008 %X 目的 分析2008-2017年北京市细菌性痢疾(菌痢)病原学监测资料,为菌痢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2008-2017年北京市两个菌痢国家级监测点数据,以标本检出志贺菌为菌痢诊断的金标准,描述志贺菌的阳性率、菌痢的诊断符合率及耐药情况,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志贺菌阳性的相关因素。结果 2008-2017年,北京市菌痢报告发病率和腹泻患者的志贺菌阳性率均明显下降,菌痢的临床诊断符合率为7.80%(111/1 423)。北京市菌痢的病原以宋内志贺菌为主,占73.95%(159/215),其他均为福氏志贺菌。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志贺菌阳性的相关因素,便常规阳性(与阴性相比,OR=1.863,95% CI:1.402~2.475)、7-10月发病(与其他月份比较,OR=7.271,95% CI:4.514~11.709)、体温≥ 38℃(与体温<38℃比较,OR=4.516,95% CI:3.369~6.053)和6~59岁(与其他年龄比较,OR=1.617,95% CI:1.085~2.410)的志贺菌阳性率更高。氨苄西林(97.57%,201/206)和萘啶酸(94.90%,186/196)的耐药率最高,环丙沙星(16.33%,32/196)、氧氟沙星(9.57%,11/115)及阿莫西林(15.05%,31/206)耐药率较低;福氏志贺菌的耐药情况较宋内志贺菌更为严重;耐药≥ 3种抗菌素的比例为30.00%(21/70)。结论 北京市菌痢临床诊断符合率低,耐药情况较严重,临床医生做出诊断时应综合考虑腹泻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 %K 细菌性痢疾 %K 诊断符合率 %K 多因素分析 %K 耐药 %U http://chinaepi.icdc.cn/zhlxb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90208&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