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中国社区老年居民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失能状况调查 %A 张晗 %A 李志新 %A 王丽敏 %A 王志会 %A 齐士格 %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D 2019 %R 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9.03.003 %X 目的 调查我国城乡社区老年人失能现状及其流行特征。方法 调查对象来自2015年老年期重点疾病预防和干预项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6省市共23 803名≥ 60岁城乡社区老年人,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身体测量,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老年人失能情况。采用χ2检验分析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DL)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IADL)各项功能受损率及BADL/IADL失能率在不同特征老年人群间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失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BADL功能中洗澡受损率最高(1.7%),吃饭受损率最低(0.6%);IADL功能中打电话受损率最高(16.6%),其次是乘公共汽车(5.5%),吃药受损率最低(1.8%)。社区老年人BADL失能率2.1%,IADL失能率19.1%。BADL失能率在女性、无配偶、文盲、低体重和肥胖老年人中较高(P<0.05)。IADL失能率在女性、农村、无配偶、低文化程度和低体重老年人中较高(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BADL失能的危险性随年龄增加而升高,非正常体重也增加其危险性,而文化程度较高的老年人群BADL失能的危险性相对较低。增加IADL失能的危险因素有女性、增龄、农村、无配偶和低体重;而文化程度高和肥胖的老年人群IADL失能的危险性相对比较低。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受年龄老化和人口学诸多因素影响,我国老年人群失能率仍维持在一个高水平,加强老年人群躯体性的和工具性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预防和干预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K 老年人 %K 失能 %K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U http://chinaepi.icdc.cn/zhlxb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90303&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