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四川省1312名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检出率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A 司徒明镜 %A 朱翠珍 %A 杜娜 %A 闫敬 %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D 2012 %X 目的 了解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检出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青少年危险行为评定量表(RBQ-A)、家庭环境量表简式(FES-F)、调查用抑郁白评量表(CES-D)、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SSSA)及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量表,于2011年4月以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对四川省彭州市和三台县抽取的1312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288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1288名中学生中,有22.67%的人在近一年内曾有过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男女生检出率分别为22.70%、22.6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63.36%的人曾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自我伤害,割伤或烫伤自己者中以男生居多,为26.88%,女生为11.36%。有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者的ASLEC、CES-D的量表分数较无自伤行为者高,而SSSA量表分数则低于无白伤者。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矛盾、抑郁情绪、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少是中学生发生非自杀性白伤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当地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发生率很高,应依据其主要危险因素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K 非自杀性自伤 %K 中学生 %K 危险因素 %U http://chinaepi.icdc.cn/zhlxb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20111&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