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广东省2007-2016年人源沙门菌流行现状及病原学特征 %A 何冬梅 %A 曾洪辉 %A 李柏生 %A 柯昌文 %A 柯碧霞 %A 梁宇恒 %A 谭海玲 %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D 2018 %R 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8.01.013 %X 目的 了解广东省人源沙门菌1,4,[5],12:i:-的流行现状、耐药性与分子特征。方法 对2007-2016年广东省沙门菌腹泻病例监测检出的人源沙门菌1,4,[5],12:i:-进行药物敏感试验、PCR检测和PFGE分型。结果 2007-2016年广东省共检出人源沙门菌1,4,[5],12:i:-2 960株,检出率逐年增多,至2015年成为广东省人源沙门菌中最主要的血清型。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58∶1,发病年龄以婴幼儿为主。沙门菌1,4,[5],12:i:-除对亚胺培南100%敏感外,对其他17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2011-2016年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具有ASSuT多重耐药的有70.62%(435/616),具有ACSuGSTTm多重耐药的有27.11%(167/616)。第Ⅱ相鞭毛蛋白不表达主要(75.53%)是缺失fljA、fljB和hin基因,但保留了iroB、STM2740、STM2757基因,共有8种不同的缺失方式。2 347株菌有934种PFGE谱型别,表现出较大的指纹图谱多态性,最主要的优势PFGE谱型为JPXX01.GD0226型(97株菌,4.13%)。168株沙门菌1,4,[5],12:i:-的PFGE图谱与鼠伤寒沙门菌PFGE图谱一致。结论 沙门菌1,4,[5],12:i:-已成为广东省人源沙门菌中最主要的血清型,且多重耐药现象严重,第Ⅱ相鞭毛蛋白不表达主要由缺失fljA、fljB和hin基因引起,其PFGE型别多样,呈遗传多态性 %K underline>1 %K 4 %K [5] %K 12:i:- %K 耐药性 %K 分子特征 %U http://chinaepi.icdc.cn/zhlxb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80113&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