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2004和2013年北京市6~17岁儿童肥胖类型与心血管代谢异常分析 %A 丁文清 %A 侯冬青 %A 刘军廷 %A 刘琴 %A 程红 %A 米杰 %A 苏忠剑 %A 赵小元 %A 闫银坤 %A 黄贵民 %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D 2015 %X 目的 分析2004和2013年北京市6~17岁儿童肥胖类型与心血管代谢异常情况。 方法 资料来源于2004和2013年对北京市6~17岁儿童开展的两次现况调查。于2004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北京市西城、东城、朝阳、海淀、大兴、平谷及延庆区的所有学校中抽取20所中小学校,对抽样学校的全部20 544名6~17岁儿童进行身高、体重、腰围及血压测量,并对其中1所学校的962名儿童进行静脉血生化指标(FPG、TC、TG、HDL-C、LDL-C)检测。于2013年,采用与2004年相同的抽样方法,从北京市海淀和东城区的4所中小学校(包含2004年参加抽血实验的学校)中抽取7 211名6~17岁儿童进行相同指标的测量,并对2004年参加抽血的学校的1 344名儿童抽取静脉血进行生化指标的检测。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比较2004与2013年儿童BMI、腰围、腰围身高比(WHtR)的差异;采用χ 2检验比较高血压、空腹血糖受损(IFG)、血脂异常、代谢异常个数在2004和2013年的检出率及在不同肥胖类型中的检出率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类型肥胖与心血管代谢异常的关系。 结果 2013年北京市男童BMI为(20.3±4.4)kg/m 2、腰围为(70.6±12.8) cm、WHtR为0.451± 0.064,均高于2004年[(19.4±4.2)kg/m 2、(66.7±11.8) cm、0.437±0.059]( t 值分别为11.18、17.20、11.64, P 值均<0.001);女童BMI为(18.9±3.6)kg/m 2、腰围为(64.5±9.6) cm、WHtR为(0.430±0.047),均高于2004年[(18.7±3.7) kg/m 2、(63.0±9.3) cm、(0.423±0.047)]( t 值分别为12.21、8.15、14.13, P 值均<0.001)。复合型肥胖罹患率从2004年的8.27%(1 697/20 526)上升到2013年的10.74%(774/7 209),中心型肥胖从3.08% (632/20 526)上升至4.44% (320/7 209)。2013年高血压、IFG、高TC、高TG检出率分别为10.78%(313/1 344)、49.54%(664/1 344)、11.53%(155/1 344)、7.51%(101/1 344),均高于2004年[4.29%(42/962)、6.45%(63/962)、5.03%(49/962)、3.59%(35/962)](χ 2值分别为36.76、506.61、28.31、29.59, P 值均<0.001)。复合型肥胖组儿童高血压( OR= 5.88,95% CI :4.42~7.82)、高TG( OR= 7.12,95% CI :4.35~11.64)、低HDL-C( OR= 3.04,95% CI :1.55~5.95)、高LDL-C( OR= 2.27,95% CI :1.22~4.02)、代谢异常个数≥2( OR= 3.07,95% CI :2.09~4.50)的发生风险均较高。 结论 2013年北京市6~17岁儿童3种肥胖检出率均高于2004年;除低HDL-C及高LDL-C外,其他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异常检出率均高于2004年;复合型肥胖心血管代谢异常的检出率较高 %K 儿童 %K 肥胖症 %K 代谢 %K 罹患率 %K 横断面研究 %U http://www.pubhealth.org.cn/cn/wxshow.asp?id=5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