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基于哨点医院电子病历计算机自动识别技术的流感样病例试点监测评价 %A 冯录召 %A 刘建华 %A 张皓 %A 徐承中 %A 朱爱琴 %A 李中杰 %A 李志丽 %A 杨孝坤 %A 王丽萍 %A 秦颖 %A 赵宏婷 %A 郑亚明 %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D 2020 %X 目的 比较基于病历资料的医生报告与计算机自动识别方式对门急诊流感样病例(ILI)监测的准确性。 方法 2019年4—10月在宜昌市中心医院发热门诊、呼吸内科门诊及急诊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选取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诊断编码属于J00-J22范围且病历症状信息完整的病例,共3 542例,以流感监测专业人员根据ILI病例定义的判断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灵敏度、特异度、诊断一致率,分析计算机自动识别与医生报告两种方式对ILI病例监测的准确性。 结果 病例年龄 M ( P 25, P 75)为30(24,38)岁;其中符合定义标准ILI病例为1 179例(33.29%),医生报告ILI 为1 306例(36.87%),计算机自动识别ILI为 1 150例(32.47%);男性为1 391例(39.27%)。计算机自动识别和医生报告与金标准判断的结果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97和0.66,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和0.84。计算机自动识别方式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95%和99.70%)均高于医生报告方式(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27%和85.78%)( P 值均<0.001)。 结论 基于电子病历的计算机自动识别方式开展ILI病例监测,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K 流感样病例 %K 计算机自动识别 %K 电子病历 %K 监测方法评价 %U http://www.pubhealth.org.cn/cn/wxshow.asp?id=6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