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老年菌血症患者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的变化与意义 %A 孙亚萍 %A 朱立 %A 王娟 %A 郑莉 %A 马敏 %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D 2014 %R 10.3969/j.issn.1671-9638.2014.03.009 %X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老年菌血症患者血小板(PLT)及凝血功能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经实验室检测确认的 24例ICU老年菌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发生菌血症前后PLT及凝血功能的变化,以及不同病原体(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感染组、存活组与死亡组PLT及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发生菌血症后,老年患者PLT计数为(144.50±84.10)×109/L,部分活化的凝血酶原时间(APTT)为(47.04±14.60)s,凝血酶原时间(PT)为(18.63±8.92)s,纤维蛋白原(FIB)为(4.20±0.98)g/L,与基础值[分别为(233.18±78.20)×109/L、(33.98±7.36)s、(12.83±2.17)s、(3.16±0.79)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酶时间(TT)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病原体感染组间PLT及相关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的PLT计数[(89.60±36.42)×109/L]低于存活组[(213.13±76.06)×109/L],APTT值[(54.55±13.21)s]高于存活组[(35.93±7.03)s](P<0.05),FIB及PT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LT及部分凝血功能指标可作为辅助诊断老年菌血症的参考之一,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判断预后 %K 菌血症 %K 血流感染 %K 老年人 %K 医院感染 %K 血小板 %K 凝血功能 %U http://www.zggrkz.com/CN/abstract/abstract92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