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贵州赫章县珠市铁矿山矿井突水机制研究 %A 张健 %A 敖前勇 %A 杨胜贵 %A 汪磊 %A 程永波 %A 罗云洪 %A 葛正枝 %A 金翔霖 %J 中国地质调查 %D 2017 %R 10.19388/j.zgdzdc.2017.02.10 %X 贵州地区岩溶普遍发育,岩溶区矿产资源丰富。由于含矿层及上下部地层含水性强至极强,矿产开采过程中水害问题突出。大型地下堰塞水体是形成矿井突水的主要水体之一,因其隐蔽性高,防范难度极大。阐明大型地下堰塞水体成因及其形成矿井突水的特点,对矿山生产防水治水有重要意义。以赫章县珠市铁矿山2015年“11·22”突水事故为例,在对突水矿井开展技术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矿山水文地质条件,通过对断层构造部位的岩溶发育特点、地下水径流、赋存状态以及形成矿井突水的水源类型、各类水体形成突水特征等分析,揭示了岩溶区大型地下堰塞水体的形成机制; 阐明了该类水体形成矿井突水的一般特征及突水征兆; 明确了造成赫章县珠市铁矿山矿井突水的水源为大型地下堰塞水体,事故系矿井爆破掘进过程中揭穿大型地下堰塞水体下部岩溶管道所致。大型地下堰塞水体形成矿井突水有其独特性,针对性地开展矿井防治水工作,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治水措施意义重大 %K 断层 %K 偏蚀作用 %K 地下堰塞水体 %K 矿井突水 %K 岩溶 %K 贵州赫章 %U http://www.zgdzdcbjb.com/CN/abstract/abstract2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