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关于“湿热证”的历代研究 %A 焦振廉 %J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D 2018 %R 10.13424/j.cnki.jsctcm.2018.05.006 %X 对“湿热证候”的发端及历代演变与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提出隋唐时期关注“湿热”与地域、气候 及体质的关系,病机病候多论“湿热成疮”。宋金元以迄明代是“湿热”理论的繁荣时期,“内伤湿热”的研究尤 其丰富。清代早期仍以“内伤湿热”为主,其后温病学派在“外感湿热”方面取得理论突破,但“内伤湿热”在病 机理论等方面仍有拓展。现代“湿热证”主要表现在慢性疾病的过程中,“湿热证”的理论、治则、治法、方药等还 很难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客观化,阻碍了相关研究的进展。对中医古籍中关于湿热证候内容的深入、系统研究, 结合现代研究的成果,可能在慢性肝病、肾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防治方面取得突破,并形成新的湿热证候理 %K 湿热 %K 湿热证 %K 中医古籍 %K 难治性疾病 %U http://tgxt.sntcm.edu.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80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