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从肝脾失调探讨心理疲劳治疗的研究与思考* %A 吴凤芝 %A 孙光荣 %A 宋月晗 %A 臧镭镭 %J 现代中医临床 %D 2015 %R 10.3969/j.issn.2095-6606.2015.06.015 %X 摘要: 心理疲劳是指长期、单一生活方式所导致的心理疲劳感,包括情感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具有情境特异性。主要症状有:身体疲劳感、意志消沉、急躁易怒、情感淡漠、食欲低下、注意力不集中、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评价不高、人际关系紧张、警觉性和判断力下降等。中医理论认为,心理疲劳当属中医“倦”的范畴,偏重于精神方面的表现,归于“七情”,它丰富了七情致病的内涵和外延。心理疲劳病在五脏,与肝脾密切相关,其症状中情绪改变、纳呆、肢体疲乏感即可证实。病机核心为肝脾失调,肝郁与脾虚常相互影响,从而加重心理疲劳的症状。因此,中医治疗心理疲劳当从肝脾论治,疏肝理脾,理气解郁 %K 肝脾失调 %K 心理疲劳 %K 治疗 %K 研究 %K 思考 %U http://xblc.bucm.edu.cn/CN/10.3969/j.issn.2095-6606.2015.06.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