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氧脂素对赭曲霉孢子产生、赭曲霉毒素A合成及粮食受侵染程度的影响 %A 彭梦雪 %A 李可馨 %A 李彩艳 %A 梁志宏 %A 高婧 %A null %J 食品科学 %D 2019 %X 为明确氧脂素羟基十八碳二烯酸(hydroxyoctadecaenoic acid,HODE)对不同密度赭曲霉的孢子产生和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合成的作用,测定不同密度赭曲霉培养过程中9S-HODE、13S-HODE和OTA的产量,添加9S-HODE和13S-HODE后孢子和OTA产量,最后测定不同密度赭曲霉对粮食的侵染程度。结果显示,低接种密度的赭曲霉9S-HODE/13S-HODE比值及OTA产量更高;添加9S-HODE抑制赭曲霉孢子形成、促进OTA合成,13S-HODE作用相反;孢子接种密度为103?个/mL和106?个/mL的赭曲霉侵染花生、大豆、玉米及小麦后,发芽率分别降低29%、21%、17%、14%和35%、29%、20%、22%。这表明群体密度影响赭曲霉9S-HODE、13S-HODE和OTA产量,9S-HODE和13S-HODE可能是赭曲霉群体感应信号分子,二者在调节赭曲霉孢子产生和OTA合成上作用相反,高群体密度赭曲霉对粮食的侵染能力更强,脂肪及蛋白含量高的粮食可能更易被赭曲霉侵染 %K 羟基十八碳二烯酸 %K 氧脂素 %K 赭曲霉毒素A %K 群体感应 %K 赭曲霉 %U http://www.spkx.net.cn/CN/abstract/abstract4769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