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北京城区冬季空气污染时期C2~C6碳氢化合物含量特征 %A 李月 %A 杨干 %A 程水源 %A 陈东升 %A 韩力慧 %A 魏巍 %J 环境科学 %D 2017 %X 本研究于2015年冬季,在北京市东南城区开展了C2~C6碳氢化合物大气环境浓度在线监测,研究共检出25种C2~C6碳氢化合物,但鉴于分析仪器的局限性,未包含苯这一重要物种.检出的25种碳氢化合物含量之和(C2~C6 HCs)在12.4~297.5×10-9范围内,不同的空气质量条件下,C2~C6 HCs平均含量分别为29.4×10-9(Ⅰ级,PM2.5:<35 μg·m-3)、63.2×10-9(Ⅱ级,PM2.5:35~75 μg·m-3)、85.5×10-9(Ⅲ级,PM2.5:75~150 μg·m-3)、94.9×10-9(Ⅳ级,PM2.5:150~250 μg·m-3)、131.8×10-9(Ⅴ级,PM2.5:>250 μg·m-3),且碳氢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亦有所差异,烷烃、烯烃、乙炔的摩尔比分别从Ⅰ级条件的47%、45%、7%,变为Ⅴ级条件的59%、30%、12%,烷烃和乙炔的比重上升;烯烃的比重下降.碳氢化合物日变化规律显示,C2~C6 HCs在优良日(PM2.5小时浓度均低于75 μg·m-3)和污染日(PM2.5小时浓度均高于75 μg·m-3),均在08:00~09:00、17:00~18:00存在两个明显的峰值,与日交通峰值时间一致,显示了道路源对局地碳氢化合物浓度的显著影响.通过HCs与CO浓度比值研究,发现随着污染情况的加重,HCs/CO(×10-9/×10-6)呈显著下降趋势:90.6(Ⅰ级)、63.8(Ⅱ级)、56.9(Ⅲ级)、37.4(Ⅳ级)、36.4(Ⅴ级).具体化合物与CO比值在污染条件(Ⅲ~Ⅴ)与优良条件(Ⅰ~Ⅱ)的变化率,与各化合物的OH反应速率关联性很差(R=-0.31),由此判断污染时期C2~C6碳氢化合物并未发生强烈的化学衰减.HCs/CO比值变化更多反映了污染源贡献的变化,后向轨迹分析表明,在优良日北京城区多受北部和西北部清洁气团影响,北部地区燃烧源较少,其气团HCs/CO比值较高;而在污染日北京城区受南部和西南部污染气团输送,南部地区工业燃烧源和散煤燃烧源均偏多,其气团HCs/CO值偏低.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重污染过程,北京城区C2~C6碳氢化合物(未包含苯)未体现出显著的化学衰减,碳氢化合物浓度的大幅提升,不仅源于本地污染源的排放累积,还受到南部污染气团的输送贡献 %K 北京城区 重污染 C2~C6碳氢化合物 HCs/CO 化学衰减 区域传输 %U http://www.hjkx.ac.cn/hjk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lag=1&file_no=20171012&journal_id=hjk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