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小麦/苜蓿套作对菲污染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A 占新华 %A 周立祥 %A 张晓斌 %A 马恒亮 %J 环境科学 %D 2009 %X 以菲为多环芳烃(PAHs)代表物,采用植物土培和室内培养、分析试验探讨了菲污染土壤小麦/苜蓿套作修复过程中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种植植物提高了菲污染土壤蔗糖酶、多酚氧化酶、脲酶和磷酸酯酶的活性,酶活性升高幅度为14.72%~46.52%;却抑制了土壤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抑制率为36.13%~94.79%.蔗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在第14 d,脲酶和磷酸酯酶活性在第21 d达到最大值;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第7 d达到最小值;过氧化氢酶活性达到极值所需时间短,其对菲相对敏感,过氧化氢酶可作为关键酶,用于评价土壤PAHs污染状况.小麦/苜蓿套作土壤蔗糖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单作处理.过氧化氢酶与蔗糖酶(r=-0.482)、多酚氧化酶(r=-0.599)、脲酶(r=-0.329)和磷酸酯酶(r=-0.297)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而蔗糖酶、多酚氧化酶、脲酶和磷酸酯酶之间则呈正相关关系.因此,酶活性可用作PAHs污染土壤修复的评价指标;修复实践中勿需对所有酶活性进行监测,只需监测关键酶即可 %K 多环芳烃 菲 土壤酶活性 小麦 苜蓿 套作 %U http://www.hjkx.ac.cn/hjk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lag=1&file_no=20091239&journal_id=hjk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