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不同秸秆翻埋还田对旱地和水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A 兰木羚 %A 高明 %J 环境科学 %D 2015 %X 以水稻、 小麦、 玉米秸秆和油菜、 蚕豆青秆为研究对象,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方法,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秸秆翻埋还田对旱地和水田土壤微生物数量、 菌群分布、 群落结构特征等的影响. PLFA分析结果表明, 旱地土壤PLFA总量变幅为8.35~25.15 nmol ·g-1,大小顺序为油菜 >蚕豆 >玉米 >水稻 >小麦,5种秸秆翻埋还田均能提高土壤微生物PLFA总量,其中油菜、 蚕豆处理分别是不加秸秆处理的2.18、 2.08倍,差异显著; 5种秸秆处理各菌群PLFA量均高于不加秸秆处理,其中真菌量均显著提高,微生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值也显著提高. 水田土壤PLFA总量变幅为4.04~22.19 nmol ·g-1,大小顺序为水稻 >玉米 >小麦 >油菜 >蚕豆,其中油菜和蚕豆处理低于不加秸秆处理; 除蚕豆外其余秸秆处理真菌PLFA量均显著高于不加秸秆处理,蚕豆处理细菌和PLFA总量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各处理间放线菌、 革兰氏阳性菌(G+)、 革兰氏阴性菌(G-)无显著差异; 水稻、 小麦、 玉米、 油菜均能显著提高水田土壤微生物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 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蚕豆青秆对旱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最大,油菜青秆和小麦秸秆对水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最大 %K 秸秆 土壤微生物群落 PLFA 旱地 水田 %U http://www.hjkx.ac.cn/hjk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lag=1&file_no=20151141&journal_id=hjk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