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成都平原PM2.5中碳质组分时空分布特征与来源 %A 刘培川 %A 史芳天 %A 张巍 %A 杨文文 %A 罗彬 %A 谢绍东 %A 郝宇放 %J 环境科学 %D 2020 %X 为了探究成都平原碳质气溶胶污染特征及来源,于德阳、成都和眉山三地采集了1 a的PM2.5样品,利用光热透射法测量其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3个点年均碳质气溶胶的质量浓度(μg·m-3)分别为眉山(OC:15.8±9.6,EC:6.6±5.3) > 成都(OC:13.0±7.5,EC:4.7±3.6) > 德阳(OC:9.6±6.1,EC:3.4±2.6),对应的总碳质气溶胶(TCA)在PM2.5中的占比分别为36%、34%和30%.由EC示踪法估算获得二次有机碳(SOC)在OC中的占比分别为眉山38%、成都46%和德阳47%.OC和EC质量浓度季节变化显著,呈现出秋冬季高夏季低的特征,在2013年10月12~13日、12月2~7日和2014年1月中下旬出现峰值,同期气溶胶中K+质量浓度激增,说明这些污染过程中生物质燃烧有重要贡献.PMF模型对碳质气溶胶来源解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总碳(TC)的主要来源为生物质燃烧源(46%~56%)、二次有机气溶胶源(26%~38%)、机动车排放源(9%~12%)、扬尘源(3%~4%)、燃煤源(2%~3%)和工业源(1%~2%),生物质燃烧源全年范围内对TC有显著贡献,尤以秋冬两季贡献最高 %K 有机碳 元素碳 成都平原 二次有机碳(SOC) 源解析 生物质燃烧 %U http://www.hjkx.ac.cn/hjk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lag=1&file_no=20200203&journal_id=hjk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