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长江三角洲夏季一次典型臭氧污染过程的模拟 %A 康汉青 %A 张亮 %A 朱彬 %A 李月娥 %A 杨鹏 %A 王红磊 %A 邵平 %A 高晋徽 %J 环境科学 %D 2015 %X 利用WRF/Chem空气质量模式对长江三角洲夏季一次典型臭氧(O3)污染过程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物理化学机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结果表明,模式能够合理地再现这次长江三角洲夏季典型O3污染过程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 2013年8月10~18日,长江三角洲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晴天、 高温和小风的气象条件有利于光化学污染的形成. 模拟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气象场、 地理位置、 区域输送和化学生成都对O3的时空分布有影响. 敏感性实验表明, 上海O3浓度在海洋性气流影响下较低,但上海排放源对长江三角洲O3浓度时空分布的影响较为显著; 南京近地面高浓度O3主要贡献为化学生成(烯烃和芳香烃)和高层O3的垂直输送,杭州和苏州近地面高浓度O3主要来源于物理过程. 在O3生成速率最大时 (11~13 h)对O3前体物减排,对长江三角洲 15:00的O3峰值浓度影响较为明显 %K 臭氧 WRF/Chem 过程分析 排放源 长江三角洲 %U http://www.hjkx.ac.cn/hjk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lag=1&file_no=20151106&journal_id=hjk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