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湖泊水-沉积物界面DIC和DOC交换通量及耦合关系 %A 何江 %A 吕昌伟 %A 左乐 %A 王伟颖 %A 颜道浩 %J 环境科学 %D 2015 %X 以乌梁素海和岱海为研究对象,采用柱状芯样模拟法,开展了2个湖泊水-沉积物界DIC和DOC交换通量及耦合关系研究. 结果表明,在夏季90 d的时间内,乌梁素海明水区沉积物表现为上覆水中DIC和DOC的碳源,DIC和DOC的平均释放速率分别为71.07 mmol·(m2·d)-1和185.09 mmol·(m2·d)-1;岱海浅、深水区沉积物整体上表现为上覆水中DIC和DOC的碳汇,浅水区DIC和DOC的平均释放速率分别为155.75 mmol·(m2·d)-1和-1478.08 mmol·(m2·d)-1,深水区DIC和DOC的平均释放速率分别为-486.53mmol·(m2·d)-1和-1274.02 mmol·(m2·d)-1;岱海浅水区和乌梁素海水-沉积物界面DIC与DOC耦合作用(含量、释放速率、总量变化量的同步变化)主要受微生物摄取、微生物或非生物降解及水生植物的影响;岱海深水区水-沉积物界面DIC与DOC耦合作用则主要与CaCO3共沉淀作用及沉积物中无机碳形态分布特征等有关. 总体上,不同类型湖泊或同一湖泊不同湖区的DIC或DOC源/汇功能差异是湖泊类型、离岸距离、湖泊水文地球化学及无机碳形态分布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K DIC DOC 耦合关系 水-沉积物界面 交换通量 %U http://www.hjkx.ac.cn/hjk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lag=1&file_no=20151015&journal_id=hjk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