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新安江水库悬浮颗粒物时空分布、沉降通量及其营养盐效应 %A 刘明亮 %A 史鹏程 %A 吴志旭 %A 朱广伟 %A 朱梦圆 %A 杨文斌 %A 王裕成 %A 笪文怡 %A 胡林娜 %A 虞左明 %A 许海 %A 郑文婷 %J 环境科学 %D 2020 %X 为分析降雨入流影响下水库悬浮颗粒物的时空分布及沉降特征,在华东地区最大水库新安江水库(千岛湖)的河流区、过渡区和湖泊区(分别对应街口、小金山和大坝这3个水质断面)布设水体沉降物自动捕获器和水质高频自动监测浮标,结合定期水样采集分析,开展了为期1 a的水体颗粒物沉降通量及其营养盐效应观测研究.结果发现,水库水体浊度、悬浮颗粒物浓度(SS)、颗粒物沉降通量与降雨量、入库流量极显著相关(P<0.01),其中浊度与SS的相关性最好(R2=0.86);在降雨较多的春夏季,SS空间差异明显(河流区 > 过渡区 > 湖泊区),而秋冬空间差异不大;颗粒物沉降通量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空间上河流区 > 过渡区 > 湖泊区[分别为27.82、4.34和0.26 g·(m2·d)-1],时间上春夏季 > 秋冬季;结合全湖60个点位四季悬浮物浓度调查估算,全库颗粒物沉降通量为2.57×106 t·a-1,其中春夏季沉降通量高于秋冬季;街口、小金山和大坝捕获沉降物中颗粒态氮含量(PN)分别为6812、15886和21986 mg·kg-1,磷含量(PP)分别为2545、3269和3077 mg·kg-1,自上游向下递增.统计分析表明,中雨以上降雨过程与河流区浊度增量呈指数相关(R2=0.81),持续强降雨则对浊度有累加效应,但对过渡区影响不大;SS浓度自河流入库区至下游大坝随距离增加呈较好的指数下降特征(R2=0.84),降雨较多的春夏季更为明显.结果还表明,新安江水库年均库容淤损率为0.07%,与全国其它大型水库相比较低,但是坝前沉降物营养盐含量较高,具有一定的内源释放风险;管理上应加强流域水土保持治理,降低降雨冲刷对水质的影响;同时关注坝前高营养沉积物的内源释放对水质的影响 %K 悬浮颗粒物 沉降物捕获器 高频监测浮标 沉降通量 新安江水库 %U http://www.hjkx.ac.cn/hjkx/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lag=1&file_no=20200516&journal_id=hjk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