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A 张晓钰,桑德春 %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D 2012 %X 摘要: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研究中老年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纤维束各向异性特征和皮质脊髓束(CST)受损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24 例中老年单侧急性脑梗死患者,依年龄段分为A组(45~59 岁)、B 组(60~74 岁)和C 组(75 岁以上),每组各8 例。患者于发病3 d 内行3.0 T 常规磁共振(MRI)和DTI 检查。于入院时和发病后6 周,分别测量梗死灶和对侧相应正常脑组织的部分各向异性值(FA),同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运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显示通过病灶的纤维束特征,评价脑梗死区周边纤维束的情况,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各组患者梗死侧FA值均较对侧相应正常脑组织降低(P<0.05),康复治疗6 周后梗死侧的FA值均比入院时增加(P<0.05)。各年龄组患者CST 2 级的NISHH评分均高于CST 1 级(P<0.05)。在同组同一CST 级别的患者发病后6 周NIHSS 评分均低于入院时NIHSS 评分(P<0.05)。结论DTT 可直观显示纤维束走行及与病灶之间的关系,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即可对其损伤情况进行判定,同时也可提示患者的预后,对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K 脑卒中 %K 脑梗死 %K 康复治疗 %K 弥散张量成像 %K 年龄相关 %U http://www.cjrtponline.com/CN/Y2012/V18/I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