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青年女性疲劳诱发试验后腰部肌肉疲劳与疼痛发生的关系 %A 佘燕玲 %A 史华彩 %A 周珊瑶 %A 李洋 %A 郭隽 %A 黎程 %A 陈睿 %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D 2017 %R 10.3969/j.issn.1006-9771.2017.09.023 %X 摘要: 目的探讨疲劳诱发试验中肌肉疲劳与疼痛发生的相关性。方法2016年7月至10月,招募21例青年女性健康志愿者进行疲劳诱发试验,采集试验前、试验过程中和试验后表面肌电信号的均方根(RMS)和中值频率(MF),采用Borg疲劳量表、疲劳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疲劳程度,测定最大自主收缩力(MVC)、压力疼痛阈值(PPT)等数据。根据试验后是否诱发疼痛分为两组,比较试验前后差值。结果Borg疲劳量表评分、疲劳VAS评分、MVC、RMS和MF在疲劳诱发前后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Z>6.064, P<0.001)。两组间疲劳诱发试验前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试验前后VAS评分差(t=-4.112, P=0.001)、部分测试点RMS差(t>2.385, P<0.05)有显著性差异;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疲劳VAS评分差预测疼痛发生的最佳临界点为3.45,敏感性100%,特异性81.8%。结论疲劳诱发试验中,疲劳VAS评分差对疼痛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RMS差与疼痛发生存在一定关联;未发现Borg疲劳量表和PPT在预测疼痛发生中的价值 %K 疲劳诱发试验 %K 肌肉疲劳 %K 疼痛 %K 表面肌电 %K 青年女性 %U http://www.cjrtponline.com/CN/10.3969/j.issn.1006-9771.2017.09.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