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人工驯养子一代中华鲟的血液生化特性 %A 万建义 %A 朱滨 %A 田家元 %A 舒德斌 %A 郭柏福 %J 水产科学 %D 2013 %X 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人工淡水驯养3龄、8~10龄和14~16龄等3个年龄组的子一代中华鲟以及性腺发育至Ⅲ期的野生中华鲟共计四个类别中华鲟的蛋白质、血脂、血糖、血清酶类和无机离子等18项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测定,以探究人工环境条件下子一代中华鲟的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随着人工养殖子一代中华鲟年龄的增加,血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钠离子的含量增加,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呈“先降后升”趋势,血糖的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血清酶类(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以3龄子一代中华鲟个体最高。野生Ⅲ期中华鲟有9项指标(氯离子、肌酸激酶、碱性磷酸酶、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与其性腺发育状况相同的14~16龄人工养殖中华鲟( P<0.05),二者在其他9项血液生化指标间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中华鲟的血液生化指标与其生理特点、生活环境、身体状况和性腺发育程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U http://www.shchkx.com/CN/abstract/abstract130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