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中国水资源“农转非”时空异质性及形成机制 %A 丁正山 %A 周年兴 %A 李在军 %A 沈一忱 %A 胡美娟 %J 地理研究 %D 2019 %R 10.11821/dlyj020171262 %X 摘要: 借助重心迁移、面板分位数回归分析法研究2003—2015年中国省域水资源“农转非”的时空格局、过程及机制。研究表明:① 水资源“农转非”呈显著空间分异特征,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且北方地区总体低于南方地区。② 水资源“农转非”重心轨迹波动较大,2003—2008年受重庆、青海、云南的引擎拉动呈西南向移动,2008—2015年在西部省份水资源“农转非”减缓,以及辽宁、吉林、北京等水资源“农转非”提升的共同影响下,呈持续东北向迁移。③ 产业结构变动、市场化水平提高、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生态环境改善是水资源“农转非”主要驱动力,水资源利用比较收益、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口规模等因素则制约了非农用水占比的提升,城市化水平与农业有效节灌率在不同时段对不同等级地区的作用方向与强度呈相反态势。 %K 水资源“农转非” %K 异质性 %K 重心迁移 %K 形成机制 %K 中国 %U http://www.dlyj.ac.cn/CN/10.11821/dlyj02017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