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土壤相对湿度在东北地区农业干旱监测中的适用性分析 %A 刘雷震 %A 周洪奎 %A 李小涵 %A 杨建华 %A 武建军 %A 安雪丽 %J 地理研究 %D 2017 %R 10.11821/dlyj201705003 %X 摘要: 分析土壤相对湿度(RSM)与标准化植被指数(SVI)、站点农气灾情数据及产量数据的关系,探究土壤相对湿度对东北地区农业干旱的监测能力。结果表明:① 土壤相对湿度与SVI有较好的相关关系,76%的站点能够通过0.05的检验;水分胁迫下,作物生长状态对土壤湿度的滞后时间为10天。② 土壤相对湿度低于60时,超过58%的作物生长状态受到影响;土壤相对湿度低于35时,超过92%的作物生长状态受到影响。③ 土壤相对湿度对农气灾情数据记录的不同等级干旱的正确检测概率都超过了50%。④ 7月上旬土壤相对湿度和产量的相关关系最好。土壤相对湿度在东北地区农业干旱监测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本文可为农业干旱监测提供理论支持。 %K 农业干旱 %K 土壤相对湿度 %K 标准化植被指数 %K 作物产量 %U http://www.dlyj.ac.cn/CN/10.11821/dlyj20170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