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刺激大鼠“涌泉 %A 程珍凤 %A 郑庆印 %J 生理学报 %D 1993 %X 刺激大鼠“涌泉"穴诱发的节段性背表面电位(Y-sCDP), 在远节段(L3—T7)逐渐消失,而在更远节段(C6)又记录到一个背表面电位(Y-dCDP), 该电位为一慢电位正波(P波), 高位横断脊 髓后Y-dCDP完全消失, 说明它来源于脊髓上结构, 当电解损毁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后, P波幅值显著降低(P<0.05), 说明刺激“涌泉"穴产生的Y-dCDP为激活PAG等痛觉调制核团下行诱发的脊髓背表面电位。图6表2参22 %K 诱发电位 %K 下行性脊髓背表面电位 %K 涌泉穴 %U http://www.actaps.com.cn/article.php?id=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