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吡喃酮类衍生物对水稻的杀雄作用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 %A 孙立华 %A 张金渝 %A 杨安南 %A 高东迎 %A 黄雪清 %J 生理学报 %D 2001 %X 在幼穗发育的雌雄蕊形成期用化学杀雄剂Ⅲ号(一种吡喃酮类衍生物)30mg/m~(2)处理籼稻HX-3和粳稻镇稻88后,其幼穗、颖花和花药中的活性氧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积累高于对照,而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则低于对照。在处理后d5,与对照相比,幼穗中H_(2)O_(2)、O~(.)_(2)、MDA含量明显增高,而相关的抗氧化酶活性下降。至处理后d15,花药中H_(2)O_(2)、O~(.)_(2)、MDA含量均比对照增加约1.5倍以上,同时POD、ASA-POD、SOD活性比对照下降一半以上。化学杀雄剂Ⅲ号处理水稻导致雄性不育的发生,可能与幼穗、颖花和花药中较高的活性氧积累和膜脂过氧化加剧,从而损伤幼穗及花药细胞结构有关。 %K 水稻 %K 化学杀雄剂 %K 雄性不育 %K 活性氧 %U http://www.actaps.com.cn/article.php?id=5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