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多胺通过调节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双重作用 %A 张世忠 %A 杨红卫 %A 梅志刚 %A 贾晓丽 %A 赵淑琴 %A 郑卫红 %A 陈慧颖 %J 生理学报 %D 2019 %R 10.13294/j.aps.2019.0057 %X 多胺(腐胺、亚精胺和精胺)是一类重要的聚阳离子化合物,在哺乳动物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索多胺(腐胺、亚精胺和精胺)在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装置对大鼠离体心脏进行灌流,全心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在复灌前10 min给予不同浓度的多胺(0.1、1、10、15 μmol/L腐胺、亚精胺和精胺)、环孢菌素A (0.2 μmol/L)或苍术苷(20 μmol/L)。记录血流动力学变化;分光光度法检测灌流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含量;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分离心肌线粒体,Ca2+诱导肿胀,分光光度计测定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 MPTP)的开放程度。结果显示,与单独的I/R相比,0.1和1 μmol/L多胺处理改善大鼠心脏功能,降低LDH释放,减少心肌梗死面积,但这些作用被MPTP开放剂苍术苷抑制。在分离自正常大鼠的线粒体,0.1和1 μmol/L多胺处理抑制了MPTP的开放。10和15 μmol/L多胺处理却出现相反的作用,这些作用被MPTP抑制剂环孢菌素A抑制。以上结果表明,多胺既可通过抑制MPTP减轻心肌I/R损伤,又可通过促进MPTP开放加重心肌I/R损伤。 %K 心脏 %K 缺血再灌注 %K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K 多胺 %U http://www.actaps.com.cn/article.php?id=8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