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伴贫血的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 %A 万建新 %A 吴勐 %A 张小红 %A 林矜 %J 中华肾脏病杂志 %D 2019 %R 10.3760/cma.j.issn.1001-7097.2019.10.005 %X 摘要 目的 分析伴贫血的IgA肾病(IgAN)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0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原发性IgAN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按照患者是否贫血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收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以肾活检日期为起点,随访至2018年1月1日,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两组生存曲线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IgAN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231例研究对象,男性122例(52.8%),男∶女=1.12∶1;年龄(34.8±10.1)岁(15~68岁);其中贫血组70例(30.3%),非贫血组161例(69.7%)。与非贫血组比较,贫血组女性患者比例更高,血白蛋白更低,内皮细胞增殖(E1)、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T1/2)、新月体形成比例(C1/2)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位随访时间为6.3年(0.3~12.9年)。两组患者生存曲线比较,贫血组患者肾脏累积生存率低于非贫血组(χ2=15.234,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HR=2.988,95%CI 1.276~6.999,P=0.012)、24 h尿蛋白量升高(HR=1.103,95%CI 1.046~1.163,P<0.001)、贫血(HR=3.820,95%CI 1.674~8.719,P=0.001)、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1.73 m2)-1(HR=3.725,95%CI 1.639~8.462,P=0.002)、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T1/2)(HR=3.770,95%CI 1.026~13.852,P=0.046)、肾小球节段硬化/粘连(S1)(HR=4.211,95%CI 1.139~15.576,P=0.031)是IgAN患者发生不良肾脏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伴贫血的IgAN患者临床病理表现相对较严重,肾脏累积生存率较低。贫血、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T1/2)、肾小球节段硬化/粘连(S1)、高血压、24 h尿蛋白量升高、eGFR<60 ml?min-1?(1.73 m2)-1是IgAN患者发生不良肾脏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吴勐 张小红 林矜 万建新 服务 作者相关文章 %K 肾小球肾炎^IgA^贫血^病理学^临床^预后 %U http://www.cjn.org.cn/CN/abstract/abstract324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