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尿中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配体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A 唐韩云 %A 朱赟 %A 李晓忠 %A 林强 %A 沈芸妍 %A 陈如月 %J 中华肾脏病杂志 %D 2019 %R 10.3760/cma.j.issn.1001-7097.2019.03.002 %X 摘要 目的 检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血清及尿液中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sPD-1)和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PD-L1)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病例来自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7年7月至2017年11月收住入院的PNS患儿,按照PNS病程分为发作期组(36例)和缓解期组(33例)。选取同时期因入学体检或偏矮偏胖在儿童保健科门诊和内分泌科住院部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为健康对照组。收集血清和尿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及尿液中sPD-1和sPD-L1水平。Pearson和Spearman相关法分析血清和尿液sPD-1、sPD-L1水平与淋巴细胞亚群、尿微量蛋白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PNS缓解期组患儿血清sPD-1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1.60(0.48,8.15)ng/ml比7.38(2.15,19.02)ng/ml,P﹤0.01];发作期组患儿尿液sPD-1水平高于缓解期组和健康对照组[1.21(0.61,2.56)比0.51(0.31,0.97)pg/μg,P﹤0.001;1.21(0.61,2.56)比0.82(0.34,1.15)pg/μg,P﹤0.01]。发作期组和缓解期组患儿血清和尿液中sPD-L1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01)。发作期组血清sPD-1水平与外周血CD3+、CD3+CD4+、CD3+CD8+T细胞计数和CD3-CD19+、CD19+CD23+B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37、0.478、0.454、0.429和0.374;P值分别为0.002、0.008、0.012、0.018和0.042)。发作期组患儿尿液sPD-1水平和24 h尿微量白蛋白/体重比值(24 h UmAlb/Wt)、尿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尿肌酐比值(UNAG/Cr)及β2微球蛋白/尿肌酐比值(Uβ2MG/C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09、0.588和0.276;P值分别为0.016、0.000和0.032)。 结论 PNS患儿血清和尿液sPD-1、sPD-L1水平动态变化提示PD-1/PD-L1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PNS的发生发展过程。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陈如月 李晓忠 朱赟 沈芸妍 林强 唐韩云 服务 作者相关文章 %K 肾病综合征^原发性^儿童^淋巴细胞亚群^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 %U http://www.cjn.org.cn/CN/abstract/abstract314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