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第四系覆盖区深部热液脉型矿体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定位预测——内蒙古维拉斯托矿区北侧隐伏矿体勘查例析 %A 刘瑞德 %A 孟银生 %A 张瑞忠 %A 杨立强 %A 林天亮 %A 王文国 %J 地球学报 %D 2016 %R 10.3975/cagsb.2016.06.09 %X 维拉斯托岩浆热液脉型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南段西坡白音查干, 已探明矿石量 881.14万吨, 平均品位Cu: 0.79%、Zn: 4.29%、Ag: 65~85 g/t。矿体的产出严格受NE向断裂带控制, 总体走向NE—NEE, 倾向北。维拉斯托矿区北侧第四系覆盖区域是否存在隐伏矿体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维拉斯托矿区北侧第四系覆盖区成矿条件与主矿区类似, 本文应用重力、磁法、激电中梯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对其进行了隐伏铜多金属矿体的探测和研究, 构建了覆盖区岩浆热液脉型隐伏矿体定位勘查流程。首先, 针对全区的重力方向导数异常圈出三个NE-NNE向的“条带状”重力方向导数高值带, 推测为F1、F2和F3三条断裂; 同时, 在上述“条带状”重力方向导数高值带内, 利用磁场化极和上延圈出一“月牙形”高值异常带(含多个串珠状磁异常), 推测为含矿岩体; 对应“月牙形”串珠状高磁异常带, 运用激电中梯视充电率和视电阻率圈定M1和M2两个视电阻率低值、视充电率高值异常区域, 推测为矿化岩体; 在此基础上, 综合分析面积性地球物理探测研究成果, 在重力、磁场和激电异常区域进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研究中发现2处反演电阻率低值异常点(均位于NW向和NEE向断裂交汇处), 推测为富含硫化物矿体引起, 据此圈定两处矿体, 且推测该区深部可能存在更大规模的隐伏矿体。依据本文研究成果, 预测维拉斯托矿区北侧覆盖区存在隐伏矿体 %K 维拉斯托 综合地球物理方法 勘查模型 热液脉型隐伏矿 %U http://www.cagsbulletin.com/dqxb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60609&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