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黔西南晚二叠世龙潭组物源分析及区域沉积古地理重建 %A 于鑫 %A 刘建中 %A 杜远生 %A 杨江海 %A 柴嵘 %J 地质学报 %D 2017 %X 黔西南上二叠统龙潭组为一套以海陆交互相细屑岩为主的沉积地层,与下伏茅口组平行不整合接触。龙潭组砂岩碎屑组分以板片状—微晶状的玄武—安山质火山岩岩屑为主,并含少量霏细晶—隐晶质的酸性火山岩岩屑。泥质岩全岩主量元素以低SiO2(283%~519%)、高TiO2(10%~41%)和低Al2O3/TiO2比值(3.9~6.9)为特征,与峨眉山高Ti玄武岩的Al2O3/TiO2比值(集中在2.5~5.0之间)较为接近。龙潭组的碎屑锆石显示峰期年龄为~260Ma,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火山喷发期(258~263Ma)相吻合。锆石微量元素指示其与板内/非造山环境的岩浆活动有关,结合同时期北部陆相和南部深水盆地相的沉积物源研究,该结果表明龙潭组碎屑岩的源岩为峨眉山玄武质和长英质火山岩。基于此,本文对晚二叠世滇黔桂地区峨眉山源区—河流—滨岸—右江深水盆地的沉积古地理格局进行重建 %K 晚二叠世龙潭组 右江盆地 黔西南 沉积环境 物源分析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 %U http://www.geojournals.cn/dz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6154&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