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苏鲁造山带西北缘皇华-铁镢山段韧性剪切变形及年代学研究 %A 李会军 %A 李春麟 %A 李磊磊 %A 王宗秀 %A 胡俊杰 %A 谭元隆 %A 钱涛 %A 高万里 %J 地质学报 %D 2018 %X 苏鲁造山带经历了多期构造事件,现今构造样式复杂多样,位于其西北缘的皇华-铁镢山地区构造变形强烈,且发育呈北东东向展布的韧性剪切带,对韧性剪切带变形特征及年代学的研究有利于加深对苏鲁造山带晚中生代构造演化的认识。本文通过详细地野外调查和显微构造特征研究,对剪切带几何学和运动学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构造年代学资料探讨韧性剪切带的构造演化过程。结果显示,研究区韧性剪切带几何学形态表现为背形,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期间经历了两期韧性变形作用:①早期韧性变形是由SEE向NWW近水平的滑脱作用造成,并发育与面理产状一致的伟晶岩脉,其LA ICP MS锆石U Pb谐和年龄为1501±11 Ma,表明早期韧性变形启动时间不晚于150 Ma。②晚期韧性变形是由NNW SSE伸展滑覆造成,同变形期白云母40Ar 39Ar坪年龄为13709±032 Ma,与反等时线年龄一致,且侵入剪切带内无变形的闪长玢岩LA ICP MS锆石U Pb谐和年龄分别为1235±08 Ma和1271±16 Ma,表明晚期韧性变形启动时间不晚于137 Ma,并结束于127 Ma之前。综合研究区内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次研究认为苏鲁造山带西北缘早期韧性变形发生于陆内造山的晚期阶段,而晚期韧性变形发生于造山后的伸展阶段,两期构造活动反映了苏鲁造山带构造体制转换过程,该转换过程与晚中生代中国东部岩石圈的伸展减薄及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密切相关 %K 韧性剪切带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构造体制转换 40Ar 39Ar年龄 苏鲁造山带 %U http://www.geojournals.cn/dz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7018&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