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中华蟾蜍体重及脏器大小对禁食和重喂食处理的响应 %A 姚健 %A 张志强 %A 张莹 %A 徐嘉 %A 王志 %A 王红 %A 高慧清 %J 动物学杂志 %D 2017 %R 10.13859/j.cjz.201702013 %X 两栖动物的体重和内脏器官大小可随环境条件而变化,具有表型可塑性,但实验例证较少,尤其缺乏与可变的食物可利用性有关的研究。本研究以捕自安徽省定远县县郊的雌、雄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自由取食组、禁食1周组、禁食2周组、重喂食1周组和重喂食2周组其体重、内脏器官湿重和干重的变化情况。1)中华蟾蜍的体重、胴体湿重和干重均明显的性别(P > 0.05)和组间(P > 0.05)差异。2)雌蟾胃的湿重、干重和大肠湿重高于雄蟾(P < 0.05),其他内脏器官(小肠、胸腺、心、肝、肺、脂肪体、脾和肾)的湿重和干重均性别差异(P > 0.05);雄蟾上述指标均组间差异(P > 0.05);雌蟾的胃湿重和大肠湿重均组间差异(P > 0.05),但胃干重自由取食组高于重喂食1周组(P < 0.05)。禁食2周组的小肠湿重下降,低于自由取食组、重喂食1周和2周组(P < 0.05)。3)禁食1周组的心湿重高于重喂食2周组(P < 0.05)。结果表明,中华蟾蜍在整体水平不受短期禁食和重喂食处理的影响,器官水平可能主要依赖适度饥饿而导致的心肌功能的提升和消化道的可塑性来应对变化的食物条件 %K 中华蟾蜍 表型可塑性 内脏器官 禁食 重喂食 %U http://dwxzz.ioz.ac.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16110&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