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黑龙江省老柞山矽卡岩热液脉型金矿成矿流体演化模式 %A 安瑞 %A 梁一鸿 %A 王一存 %A 王可勇 %A 王志高 %A 马雪俐 %J 西北地质 %D 2017 %X 黑龙江省老柞山金矿床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佳木斯地块的中北部,矿体主要赋存于华力西期花岗岩和燕山期闪长玢岩中,断裂控矿明显。老柞山金矿床属于矽卡岩-热液脉型金矿床,热液成矿期分为4个阶段,前3个成矿阶段均一温度和盐度变化范围分别为287~472℃,3.21%~50.85% NaCleqv;156~412℃,2.73%~42.65% NaCleqv;155~412℃,2.73%~8.13% NaCleqv。(铁)金矿化集中在Ⅱ阶段,金(铜)矿化集中在Ⅲ阶段,Ⅲ阶段是主成矿阶段。初始流体为含CO2的盐水体系,随着温压条件、pH值的变化,发生CO2、H2S等气体逃逸为特征的沸腾作用,而演化为盐水体系。前3个阶段流体沸腾作用以及后2个阶段岩浆驱动的大气降水溶液的作用导致金矿化。华力西期、燕山期岩浆活动导致成矿流体聚集,裂隙中发育的花岗岩和闪长玢岩在成矿过程中提供了一定的热液和物质来源 %K 流体包裹体 %K 成矿流体 %K 矽卡岩-热液脉型矿床 %K 老柞山金矿 %K 黑龙江省 %U http://219.144.130.61/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70212&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