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10个南方皂荚群体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A 孙圣 %A 李伟 %A 林富荣 %A 郑勇奇 %J 林业科学研究 %D 2017 %R 10.13275/j.cnki.lykxyj.2017.01.007 %X [目的] 研究南方皂荚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现状,为制定有效的保护策略和育种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供试的215份皂荚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距离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检测到1 782个位点,其中,有1 389个为多态性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7.94%;皂荚各群体Shannon's信息指数平均为0.256;Nei's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168,表明皂荚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偏低,皂荚群体间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分化;根据遗传距离UPGMA聚类分析,将10个群体划分为4大类。由遗传分化系数和分子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群体内的变异是皂荚遗传变异的主体,74.79%的变异来自群体内。[结论] 皂荚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的形成不仅与其分布广泛、种子特性及生活史有关,而且与人为的砍伐、引种、生境片段化等因素有重要关系。基于上述结果提出了皂荚的保护策略 %K 皂荚 AFLP标记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U http://www.lykxyj.com/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70107&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