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桐柏-大别造山带南缘中侏罗世基性岩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来自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证据 %A 刘杰 %A 刘浩 %A 彭练红 %A 徐大良 %A 邓新 %J 矿物岩石 %D 2017 %X 桐柏-大别造山带南缘大洪山地区出露一套变质辉长辉绿岩脉,该岩脉沿襄樊-广济断裂带侵入到大洪山造山带增生杂岩之中,本文采用锆石U-Pb LA-ICP-MS定年方法,获得了该变质辉长辉绿岩脉的岩浆锆石年龄为163±3 Ma,代表岩脉的侵位结晶年龄,是目前桐柏-大别造山带已知最早的造山后晚中生代岩浆活动记录之一,表明桐柏-大别造山带南缘晚中生代岩浆活动开始于中侏罗世晚期,与北大别地区初始深融作用时间相当,比早白垩世大规模岩浆活动的峰期(~130 Ma)早约30 Ma。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εHf (t)值为+5.8~+10.8(平均值为+9.7±0.7),对应的单阶段Hf模式年龄tDM1为387~595 Ma (平均值为434±29 Ma),明显大于岩脉成岩年龄,表明岩浆源区主要来自于亏损地幔,亏损地幔为早古生代伸展过程的产物。结合区域研究资料,163±3 Ma是桐柏-大别碰撞造山带南缘中生代陆-陆碰撞后最古老的岩浆岩年龄之一,与大别造山带山根软化的时代一致,可能代表桐柏-大别造山带由挤压环境向伸展环境的初始转换时间,据此认为桐柏-大别造山带从山根软化到大规模伸展垮塌间隔~30 Ma,地幔经历了亏损-富集的转化过程 %K 中侏罗世 变辉长辉绿岩 锆石U-Pb定年 Hf同位素 桐柏-大别造山带 %U http://www.yskw.ac.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70503&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