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西藏拿若铜(金)矿床隐爆角砾岩流体包裹体研究 %A 高 轲 %J 地质与勘探 %D 2016 %X 隐爆角砾岩是拿若矿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厚大的铜矿体。笔者将隐爆角砾岩中流体分成两个主要期次,并对这两期流体开展包裹体研究。通过包裹体岩相学和显微测温认为:角砾中的石英(早期)包裹体形状均匀呈椭圆形,大小主要在2~5μm;胶结物中石英(晚期)包裹体形状可见椭圆状、长条状和近方形,大小主要在2~7μm。早期流体的包裹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均一温度分别为早阶段280~368℃和晚阶段 208~305℃,盐度分布为4.65~12.73% NaCleq。晚期流体的包裹体同样可分为两个阶段,其均一温度分别为早阶段309~588℃和晚阶段232~335℃,盐度变化为3.55~12.51% NaCleq,两个阶段的流体分别属于高温、中低盐度和中高温、中低盐度流体。L-V型包裹体激光拉曼分析显示:包裹体中气泡成分主要为气态H2O和少量CO2。拿若矿床至少发生过两次隐爆作用,由晚期沸腾热液引起,并未成矿。成矿作用发生于隐爆角砾岩形成之后 %K 流体包裹体 隐爆角砾岩 拿若 西藏 %U http://www.dzykt.com/dzykt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60502&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