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唐塞斑岩铜钼矿床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来自氢、氧、硫和铅同位素证据 %A 胡 鹏 %J 地质与勘探 %D 2018 %X 唐塞斑岩铜钼矿床位于苏门答腊岛北部,是岛上规模最大的矿床。本文在系统的野外观察及室内岩相学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开展系统的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显微测温及H、O、S、Pb同位素测试分析,查明该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分析探讨其成矿物质来源。研究表明,含矿石英脉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主成矿阶段流体为中高温(280~386℃)、中等盐度(11.46~15.27)wt%NaCleqv、中等密度(0.73~1.11g/cm3)的流体,成矿深度为7.17~9.59km,矿床形成于中等深度环境;矿石石英脉中石英的δ18OH2O值范围为4.6‰~6.3‰,含矿石英脉中石英的δ18DV-SMOW值范围为-64.9‰~-73.5‰,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有一定量的大气降水混入。矿石中硫化物组成变化范围窄,为1.32‰~2.23‰,多数集中在1‰左右,且具有呈塔式分布特点,表明主要为岩浆硫源;矿石硫化物的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8.767~19.032、15.689~15.899和38.683~39.159,具有显著的上地壳和地幔混合性质,表明成矿物质可能与大洋沉积物和洋壳的部分熔融有关。以上研究证明,唐塞矿床属于中-高温中等深度斑岩型铜钼矿床 %K 流体包裹体 同位素 成矿流体 成矿物质 唐塞 苏门答腊岛 %U http://www.dzykt.com/dzykt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80613&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