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西秦岭阳山金矿带安坝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矿床成因 %A 马 倩 %J 地质与勘探 %D 2016 %X 安坝金矿是西秦岭地区近年来探明的阳山金矿带的一超大型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勉略缝合带内,其产出主要受区域逆冲挤压断裂带控制。矿石类型可划分为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以前者为主,主要矿石矿物为黄铁矿、毒砂、辉锑矿、自然金、银金矿等,围岩蚀变以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为主。成矿过程可划分为石英-黄铁矿-绢云母阶段(Ⅰ)、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Ⅱ)、石英-自然金-辉锑矿阶段(Ⅲ)3个阶段。不同阶段石英中均含有大量的流体包裹体,多数3~10μm大小,以富CO2、含CO2和水溶液为主,总体为中低温(110~330℃)、低盐度(0.62~9.34 wt.%NaCl.eq)的流体。单个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分析表明流体以CO2、H2O为主,不同阶段含金石英脉石英δD变化范围为-83‰~-107‰,δ18O变化范围为-0.31‰~11.95‰。从成矿早阶段到晚阶段,流体包裹体大小、CO2含量、温度逐渐降低,盐度先升高后降低。成矿早阶段以下地壳的变质流体为主,而后经历了减压沸腾作用,压力降低,盐度增高,导致金大量沉淀。稳定同位素特征反映主成矿阶段以变质流体为主,成矿晚期发生低温流体的注入。总之,阳山金矿成矿流体经历了长期的演化过程,显示金成矿作用的复杂性 %K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超大型金矿床 阳山 西秦岭 %U http://www.dzykt.com/dzykt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60401&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