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沙漠绿洲过渡带柽柳灌丛沙堆—丘间地系统土壤粒度分异规律 %A 刘进辉 %A 洋 %A 王雪芹 %A 谭凤翥 %A 马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D 2015 %R 10.13332/j.1000-1522.20150067 %X 摘要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策勒绿洲西部过渡带为研究区,从风沙地貌的角度详细研究了柽柳灌丛沙堆—丘间地系统土壤粒度空间异质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以极细沙为主,其次为粉沙和细沙,属于风力有效搬运的粒径范围。随着植被总盖度从30%→15%~20%→10%→<5%降低,0~10 cm土层平均粒径从74.41→77.28→86.29→92.71 μm变化,并伴随着黏粒消失和粗沙出现。相同植被条件下,以灌丛下土壤平均粒径最小、沙堆边缘和风影区次之、丘间地最大,分选性则以丘间地最好而灌丛下最差。过渡带植被可截获相当部分远程输送的悬移质,使表土物质组成细化;灌丛沙堆明显的细粒富集效应及丘间地土粒相对粗化与风力分选和沙物质原地再分配密切相关;随着植被总盖度降低到5%以下,灌丛沙堆及丘间地普遍发生风蚀,表土粒度组成粗化,“资源岛”效应消失。至少要维持大于10%的植被覆盖是过渡带灌丛沙堆科学保育的前提 %K 沙漠绿洲过渡带 %K 柽柳灌丛沙堆 %K 土壤粒度 %K 空间异质性 %U http://j.bjfu.edu.cn/CN/abstract/abstract112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