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基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建立辛芍组方中灯盏乙素和芍药苷的PK-PD结合模型 %A 兰燕宇 %A 吴林霖 %A 巩仔鹏 %A 李勇军 %A 李月婷 %A 李梅 %A 王永林 %A 王爱民 %A 胡建春 %A 陈亭亭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D 2018 %R 10.13422/j.cnki.syfjx.2018010074 %X 目的:建立辛芍组方中灯盏乙素和芍药苷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结合模型,为该组方的作用机制分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液质联用法测定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给药后的不同时间点所得血浆样本中灯盏乙素和芍药苷的血药浓度,获得药时曲线;采用试剂盒测定不同时间点所得血浆样本中的2种药效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浓度,获得时效曲线。采用WinNonlin 6.4软件中的房室模型法对2种代表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拟合,获得PK参数。在此基础之上,固定相关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对时效关系进行拟合,得PD参数;根据PD参数,建立辛芍组方中灯盏乙素和芍药苷的PK-PD结合模型。结果:当分别以SOD,LDH为药效指标时,得灯盏乙素的PK-PD模型分别为E=21.08+5.49Ce/(Ce+7 368.24),E=211.98-89.13Ce/(Ce+2 013.2),芍药苷的PK-PD模型分别为E=20.02+1.58Ce/(Ce+0.02),E=216.83-37.31Ce/(Ce+0.04),式中E为效应值,Ce为药物在效应室中的质量浓度。结论:SOD和LDH的浓度与灯盏乙素、芍药苷的质量浓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辛芍组方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灯盏乙素和芍药苷可通过提高SOD浓度和降低LDH浓度来发挥抗氧化作用,进而达到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目的 %K 辛芍组方 灯盏乙素 芍药苷 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模型 超氧化物歧化酶 乳酸脱氢酶 %U http://www.syfjxzz.com/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80113&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