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益脉颗粒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A 关乐 %A 杨关林 %A 王俊岩 %A 王庆峰 %A 酒俊龙 %A 闵冬雨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D 2018 %R 10.13422/j.cnki.syfjx.20181402 %X 目的:以生物信息学手段预测临床方剂益脉颗粒的作用靶点,根据靶点基因的调节方式,确定其作用的信号通路,最终确定该方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该组方内的全部药物的潜在调控基因进行预测。根据药物的君、臣、佐、使构成,对益脉颗粒内全部作用于动脉粥样硬化(AS)的靶点基因进行韦恩图绘制,将上述重叠的基因定义为靶向基因。考察给药前后AS模型小鼠的血象变化及对应的靶点基因调控方式,以确定该方剂改善AS的机制。实验组共计6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5组,连续喂养12周;模型组12只,高脂高胆固醇饮食+生理盐水灌胃;益脉颗粒高剂量组12只,高脂高胆固醇饮食+中药高剂量灌胃;益脉颗粒中剂量组12只,高脂高胆固醇饮食+中药中剂量灌胃;益脉颗粒低剂量组12只,高脂高胆固醇饮食+中药低剂量灌胃;阳性组12只,高脂高胆固醇饮食+阿托伐他汀钙片。结果:益脉颗粒可降低小鼠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且与剂量呈正相关;益脉颗粒高剂量组降低TG,TC,LDL-C及HDL-C的水平均弱于阿托伐他汀钙片组。预测发现益脉颗粒的作用靶点包括羧酸酯酶1(CES1),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 D,PPARG,肝X受体α(LXR-α)及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结论:益脉颗粒可通过对CES1,HMGCR,PPARD,PPARG,LXR-α及ABCA1等靶点基因表达的上调,激活相应的信号通路,从而实现对AS的治疗作用。采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可推测及验证复方的作用靶点,为解释方剂对疾病治疗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思路 %K 生物信息学 动脉粥样硬化 基因靶点 信号通路 方剂 益脉颗粒 阿托伐他汀钙片 %U http://www.syfjxzz.com/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81613&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