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18F-FDG PET/CT诊断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的价值 %A 刘思敏 %A 李大成 %A 武凤玉 %A 王振光 %A 王洋洋 %A 薛伟 %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D 2015 %R 10.13929/j.1003-3289.2015.01.022 %X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肝脏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常规影像(超声、增强CT和MRI)及PET/CT资料,病灶18F-FDG浓集水平高于周围正常肝组织为诊断恶性标准。结果 108例肝脏肿瘤各种影像检查共检出194个病灶,70个肝细胞癌病灶18F-FDG PET/CT发现34个,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为4.95±3.86;23个胆管细胞癌病灶PET/CT发现22个,SUVmax为7.65±3.88;101个肝内转移瘤病灶PET/CT发现97个,SUVmax为9.65±5.34。18F-FDG PET/CT对肝转移瘤和胆管细胞癌的阳性检出率(96.04%和95.65%)均高于肝细胞癌(48.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肝转移瘤与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癌之间SUVmax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原发肿瘤来源的肝转移灶的SUVmax值差异统计学意义(F=2.07,P>0.05)。结论 18F-FDG PET/CT对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的病灶检出率不同,病灶的SUVmax值亦存在差异;在肝脏肿瘤诊断与分期时需科学合理应用18F-FDG PET/CT %K 肝肿瘤 肿瘤转移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K X线计算机 18F氟脱氧葡萄糖 %U http://www.cjmit.com/cjmit/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50122&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