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和膀胱尿路上皮癌CEUS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A 周爱云 %A 徐盼 %A 肖帆 %A 郭素萍 %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D 2017 %R 10.13929/j.1003-3289.201609111 %X 目的 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IPB)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BUC)CEUS时间-强度曲线(TIC)参数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IPB患者30例和BUC患者50例的临床和CEUS表现,采用QLab分析软件获得IPB和BUC的TIC参数,包括上升时间(RT)、平均渡越时间(MTT)、峰值强度(PI)、半洗漱时间(TPH)、上升斜率(WIS)、达峰时间(TP)、半降支斜率(D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手术标本进行抗CD34因子免疫组化染色测量MVD,分析CEUS的TIC参数与MVD的相关性。结果 IPB和BUC的CEUS定量参数中,PI、TPH、TP、D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UC的MVD明显高于IPB(P<0.05)。各TIC参数中,TPH和DS与MVD均存在相关性(rs=0.74、-0.81,P均<0.05)。结论 CEUS在IPB与BUC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TIC参数可定量评估肿瘤内微血管生成情况 %K 乳头状瘤 %K 内翻性 膀胱尿路上皮癌 微血管密度 造影剂 超声检查 %U http://www.cjmit.com/cjmit/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70526&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