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MRI评价肩峰形态与肩袖撕裂的关系 %A 冯友珍 %A 刘晓玲 %A 叶耀江 %A 蔡香然 %A 陈晓巧 %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D 2017 %R 10.13929/j.1003-3289.201612004 %X 目的 采用MRI分析肩峰形态特点与肩袖撕裂(RCT)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RCT患者的临床与MRI资料,另选取19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肩峰形态分为4型:Ⅰ型(平坦型)、Ⅱ型(弧型)、Ⅲ型(钩型)、Ⅳ型(反弧型)。于MRI图像上测量与RCT发病机制相关的肩峰形态学特点的4个参数:肩肱间距(AHD)、肩峰指数(AI)、外侧肩峰角(LAA)和肩峰厚度。结果 Ⅱ型肩峰RCT的发生率最高,分别为病例组43.24%(16/37)、对照组57.89%(11/19)。2组间肩峰类型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HD、AI、LAA和肩峰厚度测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仅Ⅲ型肩峰各参数测量值与其他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RI可清晰显示肩袖形态,RCT患者的AHD和LAA值较小,AI和肩峰厚度值较大,Ⅲ型肩峰可能会增加RCT的风险 %K 肩峰 肩袖撕裂 磁共振成像 %U http://www.cjmit.com/cjmit/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70727&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