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3D打印技术辅助诊断和指导室间隔缺损手术 %A 叶青 %A 张颖 %A 杭飞 %A 钱天宝 %A 靳立军 %A 高强 %A 黄志勇 %A 黄美萍 %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D 2018 %R 10.13929/j.1003-3289.201712078 %X 目的 探讨运用3D打印技术构建三维心脏模型对结构性心脏病诊断及治疗的可行性与临床价值。方法 基于1例室间隔缺损患儿的心脏CT影像数据,采用Mimics 17.0图形分割软件,以阈值法进行心肌分割,以动态区域生长法进行血池分割获得数字化三维心脏模型;采用PolyJet材料,以Objet500 Connex3聚合物喷射成型3D打印机打印软质的实体心脏模型,并对心脏模型进行评估。结果 3D模型可清晰显示心脏内部解剖结构、空间关系以及室间隔缺损的三维形态。在打印出的实体心脏模型上测量室间隔缺损的轴位长度为4.85 mm,与3D数字模型和CT图像中测量结果(轴位长度分别为4.86 mm和4.84 mm,矢状位长度分别为6.66 mm和6.65 mm)基本一致。结论 将3D打印技术用于结构性心脏病有助于诊断和制定适当的手术方案;通过规范化的图像处理技术获取精确的心脏模型,使个性化精准诊疗结构性心脏病成为可能 %K 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体层摄影术 %K X线计算机 打印 %K 三维 分割 %U http://www.cjmit.com/cjmit/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80738&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