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姬原西部延长组长61储层成岩作用与成岩相特征 %A 吉红杰 %A 妥成荣 %A 徐永 %A 王琪 %A 田兵 %A 郝乐伟 %A 郭瑞良 %A 马东旭 %A 马晓峰 %J 地质找矿论丛 %D 2018 %R 10.6053/j.issn.1001-1412.2018.02.013 %X 针对姬原油田西部区块长61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成岩作用较复杂的问题,文章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物性资料分析手段,对其成岩作用和成岩相进行了研究。研究区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以残余原生粒间孔和次生溶蚀孔为主。主要的成岩作用有压实、胶结、溶蚀和交代作用。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原生孔隙降低的主要原因,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物性。通过成岩作用、储层物性和沉积相综合研究,划分出了4种主要的成岩相:弱压实-强溶蚀相;中等溶蚀-硅质胶结-高岭石充填相;中等压实-弱溶蚀相和强压实-碳酸盐胶结相。最后结合储层常规测井特征对各成岩相在剖面上分布规律、组合模式进行分析表明,研究区长61储层在剖面上的岩相组合模式主要有侧向封堵式、同心环式和纵向互层式 %K 姬原西部 长61储层 成岩作用 成岩相 岩相组合模式 %U http://dzzklc.geojournals.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80213&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