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油气站场地基湿陷性的结构改良方法 %A 朱彦鹏 %A 高青云 %A 袁中夏 %A 杨鹏 %A 谭东杰 %J 油气储运 %D 2016 %R 10.6047/j.issn.1000-8241.2016.09.015 %X 西部油气站场多建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导致站场及阀室地基产生不同程度的湿陷,影响站场和阀室的正常安全运行。以标准砂、石灰、水泥、水玻璃作为改良材料,研究其在不同配比条件及不同压实系数下黄土的湿陷性大小。结果表明:改良黄土均能较大程度地降低黄土的湿陷性,在一定的压实系数条件下,黄土湿陷性基本消除,可以满足安全需要。从改良效果来看,水玻璃改良效果最好,石灰及水泥次之,标准砂最差 %K 油气场站 %K 改良黄土 %K 配比 %K 压实系数 %K 湿陷系数 %U http://yqcy.paperonce.org/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6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