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水稻对穗枯病的抗病机理初步研究 %A 李路 徐以华 梁梦琦 王玲 刘连盟 侯雨萱 黎起秦 黄世文 %J 中国水稻科学 %D 2017 %R 10.16819/j.1001-7216.2017.6167 %X 摘要 【目的】水稻在孕穗期比苗期更容易感染穗枯病(Bacterial panicle blight of rice)并出现病症。本研究旨在探究水稻不同时期对穗枯病的抗性机理,为培育抗病水稻品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喷雾法和注射法分别对苗期和孕穗期的抗、感病水稻品种接种颖壳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glumae),测定处理组与对照组的3种抗氧化酶(POD、CAT、SOD)活性的差异,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5种防卫反应基因(PR1a、PR10b、Rcht、LOX、PAL)的表达量。【结果】B. glumae的侵染能引起水稻活性氧的积累,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使部分防卫反应基因大量表达,但是苗期和孕穗期的应答有较大区别。水稻孕穗期的抗氧化酶(SOD、CAT和POD)活性和防卫反应基因(PR10b、Rcht和PAL)的表达量比苗期高,但PR1a和LOX的表达量却低于苗期。【结论】B. glumae能诱导孕穗期的水稻产生更多抗病反应,参与抗病反应的主要是水杨酸信号传导途径 %K 水稻 %K 穗枯病 %K 抗氧化酶 %K 防卫反应基因 %K 实时荧光定量PCR %U http://www.ricesci.cn/CN/abstract/abstract27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