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粳稻超亲变异系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表达特性及序列变异分析 %A 刘海英 %A 张忠臣 %A 徐振华 %A 曲莹 %A 朱立楠 %A 金正勋 %J 中国水稻科学 %D 2016 %R 10.16819/j.1001-7216.2016.5150 %X 摘要 选用籽粒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差异的亲本和杂种后代超亲变异系,比较分析灌浆过程中籽粒蛋白质积累特性、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变化、GS基因mRNA表达量变化和基因碱基序列。结果表明,杂交后代通过籽粒蛋白质含量的连续定向选可获得超亲变异系,籽粒蛋白质积累量与基因型紧密相关;灌浆过程中籽粒GS活性呈单峰曲线变化,籽粒蛋白质含量与籽粒GS活性密切相关,而且籽粒GS活性也能产生超亲变异;在灌浆过程中籽粒蛋白质含量不同的亲本及超亲变异系籽粒GS1.3 和GS2 基因的mRNA表达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随灌浆进程mRNA表达量逐渐增加,到抽穗后15~20d表达量最高,随后逐渐下降,呈单峰曲线变化;GS1.3 和GS2 基因mRNA表达量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关系密切,GS基因mRNA表达量高的基因型籽粒蛋白质含量也高,而且超亲表达;尽管不同品种GS1.3 和GS2 基因碱基序列保守性很高,但不同品种水稻GS1.3 和GS2 基因的碱基序列和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并不完全一致,存在着个别碱基不同的基因多态性,品种间有性杂交后代在基因分离和稳定过程中通过碱基的替换仍然能发生碱基的随机性变化及三联体密码和氨基酸的变化 %K 粳稻 %K 超亲变异系 %K 籽粒 %K GS基因表达 %K 序列变异 %U http://www.ricesci.cn/CN/abstract/abstract26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