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灌溉模式与施氮量交互作用对水稻产量以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A 褚光陈婷婷陈松 徐春梅 王丹英 章秀福 %J 中国水稻科学 %D 2017 %R 10.16819/j.1001-7216.2017.7048 %X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水、氮管理模式对水稻产量以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水稻高产与水、氮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大田试验于2015-2016年在浙江富阳进行,供试品种为三系籼型杂交稻天优华占。设置常规灌溉(CI)和干湿交替灌溉(AWD)两种灌溉模式,同时设置低氮(LN, 80 kg/hm2)、中氮(MN, 160 kg/hm2)和高氮(HN, 240 kg/hm2)3种施氮水平。【结果】灌溉模式与施氮量对水稻产量以及水、氮利用效率有显著互作效应。与CI相比,AWD抑制无效分蘖,分蘖成穗率提高8.1%~10.7%;提高抽穗期至成熟期的光合势(LAD)与群体生长率(CGR);促进根系下扎,10~20 cm根层根系生物量增加了24.4%~32.3%,同时提高了结实期根系活性;促使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向籽粒中运转;且AWD在160 kg/hm2(中氮)施氮水平下可显著提高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为本研究最佳的水、氮运筹模式。【结论】通过适宜的水、氮运筹可充分发挥其互作效应,提高水稻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 %K 水稻 %K 产量 %K 水分利用率 %K 氮肥利用效率 %K 水氮互作 %U http://www.ricesci.cn/CN/abstract/abstract2698.shtml